2022年4月7日,徐雷京东集团宣布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出任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刘强东则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京东集团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抓业质量增长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徐雷
近一段时间以来,出任尽管受到整体行业调整等诸多因素的京东集团影响,但是抓业质量增长京东凭借着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还是徐雷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二级市场上的出任表现也优于同行业。公司既然选在此时进行最高管理层人员调整,京东集团就说明当前是抓业质量增长一个合适的交接时间点。
前不久,徐雷京东集团发布了2021年财报,出任显示京东的京东集团年度活跃用户数接近5.7亿,一年净增近1亿新用户,其中超过70%来自于下沉市场;而对于老用户,复购率和ARPU值都有明显提升。这是一个亮眼的增长,这近5.7亿用户也几乎都是国内优质的消费人群,他们更看重京东的品质保障和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购物体验。但如果着眼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京东如何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增长的新空间在哪里?
有人会说,继续深耕下沉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从地理空间上获得倍增效应;抓住年轻用户,既能获得增量,也能享受更长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没错,这些京东都在做,但京东并非去抢夺这些市场的存量,而是以供应链技术去帮助实体商家降本增效、提升消费体验获取增量价值。
零售行业发展到现阶段,过去依赖于流量、资本红利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同行也在纷纷转型,依托于技术优化成本、效率、体验的模式才是高质量的发展路线。从2017年开始,京东提出了全面向技术转型,过去这5年在技术上已累计投入近800亿元,全面升级了自身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一直在走对供应链的成本、效率、体验持续优化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在近1000万自营SKU商品和1300多个仓库的基础上,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0.3天,在过去三年间快了8天。据公开数据测算,同期,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库存周转天数超过40天,亚马逊在35天左右;以周转速度标杆著称的Costco,管理的商品SKU尽管只有几千个,库存周转天数也超过30天。相比之下,京东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不止于自身发展,京东的新型实体企业零售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买货卖货,而是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运营效率、加快资金周转。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45.3天,在过去三年间缩短近15天。京东用技术和服务不断打通供应链、产业链的全链路协同,助力生态伙伴降本增效,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用户。比如,在京东与沃尔玛、达达的合作中,用户在京东到家App上下单后,系统便会将订单分配至最近的沃尔玛门店,最终由达达快送完成配送。这一合作已覆盖沃尔玛线下超过380家门店,为用户带来一小时达的极致购物体验。
2020年11月,京东发布未来十年长期目标:赋能实体经济,服务全球15亿消费者和近1000万家企业;提升社会效率,带动客户库存周转天数降低30%,推动社会物流成本占比降至10%以内;促进环境友好,2030年京东集团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推进可持续的消费。
想要赢得下一个十年,除了要保持现有基本业务持续发展外,还要像探月工程一样探索自身边界外的空间,指引京东打开发展的新象限。最终受益者不只是京东本身,也是京东数百万的合作伙伴和他们所在的产业链。比如,随着在库存周转天数上的新突破,京东正由全球领跑者向“无人区”领航者迈进,在此过程中,如何对技术做深度探索,把供应链服务能力和新型实体企业增长效能作用于生态伙伴,是企业管理层需要进行前瞻性战略考量和针对性业务布局的。
京东此次调整管理层,正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部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让最熟悉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能够跳出现有的业务视角,以更宏观的战略格局来审视京东,制定未来长期的战略设计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公司发展方向不跑偏;同时,让在京东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才徐雷在既定的战略方向下,保持京东各项业务平稳运营、实现高质量增长,为用户、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游新闻记者 马亮 实习生 毛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