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闭眼都赚”到“闭眼不看”,那些炒美股的年轻人经历了什么?
北京时间17日凌晨,闭眼都赚美股又现一轮暴跌,闭眼道指下破三万大关,那炒纳指跌逾4%,美股标普500跌3.25%,轻人距离周一美股重挫不过4天。经历
随着标普500指数周一正式跌入“熊市”区域,闭眼都赚美国媒体形容,闭眼股市给投资者带来一线希望的那炒“那个微光消失了”。
美股上一次进入“熊市”还是美股在2020年初,只持续了相对较短的轻人6个月。有分析指,经历这次“熊市”会持续更长时间。闭眼都赚
那么,闭眼那些炒美股的那炒中国投资者钱包还好吗?他们的心态有何变化?中新经纬找了几位年轻人聊了聊。
“现在是赔得一塌糊涂。”90后Stephie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白领,提及当前账户状态,直呼“躺平了”。
虽然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出身,但Stephie本身外语能力不错,所在公司又做跨境旅游零售服务,和品牌接触比较多。靠着自己对时事经济的了解,Stephie在2020年2月初加入炒美股的队伍里。她的投资策略讲究稳妥打法,大多数的闲置资金投向基金,再购买了一些定投产品,拿出一小部分进行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前后在美股市场投入了3万元人民币。
蔚来是Stephie入的第一只股票,“我当时觉得价格合适,行业前景好,政策扶持力度也大,也是冲着创始人李斌去的,感觉他个人魅力很强。”后来又逐渐买入了Beyond meat、Bark Inc两只美国本土股票和1只标普500 ETF。
但自从2021年1月之后,Stephie已经很久没有去看自己的账户了,“2020年11月那会,收益翻了将近1.5倍,但此后直线下降,现在比本金都还低了。看了都会心疼的那种。其实不用打开炒股软件,我光每天看国际新闻就了解到标普500的大概走向,肯定是跌的,索性直接就不关注账户了。”
6月14日美股大跌后,Stephie看到自己的美股投资仍旧是亏损状态,亏得最多的那只人造肉概念股,当初125美元/股买入,现在已跌到22.47美元/股,浮亏幅度约82.02%。
但尽管已经跌去不少,被套牢的Stephie并不打算卖出,“只要没卖就没赔,目前也没有急用,就准备放着等等长期的情况了。”
“其实下跌的时候正是补仓的好机会,对于长期持有的人很友好。”Stephie表示,自己当初买股票都是看好公司基本面打算长期持有,但目前“有心无力”,由于外汇交易限制,目前自己没法再低价买入。
在Stephie看来,现在是市场大环境不好,也没想着近两年靠股票挣多少钱,“所以市场涨跌也没太大关系,就长期放在那里,说不定过个五年十年的拿出来一看,哇塞,赚回来好多!”
jwview
“转战港股后我的作息都正常了”
85后小美(化名)是一名财经媒体人,炒美股两年,迄今已赔了将近20%。她称自己本来想去打新,但没想到成了一颗韭菜。
2019年,港、美股打新火爆,炒A股5年多从来没中过一只新股的小美动心了。“听说不仅中签率高,运气好的话,涨幅比A股还高。”于是,小美在朋友推荐下,开通港美股账号,先投了5万元人民币试水,选择了一些国内赴美上市的“熟面孔”。
得偿所愿,小美中签了。虽然只有5股,但她回忆当时,“非常兴奋,不顾中美时差,一直守到0点之后开始上市交易,果然大涨。随后几个月一波卖出买入操作,眼看着股价从20美元涨到80美元。”
不过,猜中故事开头的小美没有猜中故事结尾。在尝到甜头后,她又陆续投入了几万元,但打新的收益并不理想,小美没有遵守最初给自己制定的“只打新、不炒股”的纪律,转而炒起了美股。
“那时真是闭眼买都涨,我也找到了久违的牛市感觉。随着购买的股票价格一路走高,我的收益一度翻倍。”但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以及行业调整等因素,小美持有的股票一路下跌,曾经重仓的一只工业大麻概念股始终没有出现期待的反弹。“我看着它从高点67美元/股跌到29美元/股,然后出手,以为买在低点,没想到‘跌跌不休’,如今市场大跌后已经到了3美元/股,如果不是前期有赚,仅这只股票就让我赔穿。”
小美表示,看着自己的持仓收益从翻倍到赔20%,中间还要承担汇率、手续费等各种风险,最近她已换到了港股,“美股市场起伏大,腾讯目前价位合适”。
“之前牛市的时候,每天都要盯盘,打新中签了也要盯到后半夜,心情也是随着股市涨跌波动。”小美称,换了腾讯之后基本再没看过美股账户,作息也比原来正常多了。
jwview
“早已在3月选择清仓”
林风(化名)是一名年轻的科技股投资人,虽然只有29岁,但深耕A股、港股和美股已有七八年时间,其中仅美股持仓市值就在数百万美元左右。不过早在今年3月,他的美股账户就选择了全数清仓。
“当时俄乌冲突已经开始,大宗商品的价格一直上升。受疫情影响,全球出口供应链危机悬而未决,而美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控制不住了。叠加多重因素,美国经济大概率会走向衰退,即使这种最差的情况不会很快发生,但美联储必然会采用加息来控制商品价格。”谈及原因,林风指出,利息的锚定对于任何股票的定价都非常重要,这样的情况对科技股投资人并不友好。
而在此之前,2020年4月美联储开启“大放水”之后的一个阶段,林风曾斩获了最高的投资收益,随便一只中概股可能至少都是两三倍的涨幅,持有的特斯拉等几只科技股涨幅高达10倍,“那个时候资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前所未有”。
作为一个投资人,林风对市场走势有着自己的清晰判断。他认为,6月14日美股大跌是受美国5月CPI涨幅超预期冲击的正常反应,只能说未来离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会越来越近,但并不意味着到了完全不适合购买和投资的程度。
“原来大家认为七八月份资产会反弹,但现在很可能是从第四季度开始反弹,只是看目前经济衰退或者资产价格下降时期是否会比想象的更长一些。”林风提到,深V走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当到了一定的便宜程度,自己还是会再下手。
李筱晴(化名)是一名做运营的大厂员工,也是一名90后,2020年1月初觉得市场不错,遂开始投资美股。从大学就开始炒股、搞副业的她平常就喜欢自学理财知识,研究宏观经济,并主动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刚进入美股,李筱晴先买了拼多多和理想汽车,“看到大家都在热议拼多多,我看了业务模式和财报觉得不错就入了。然后因为新能源汽车板块实在太火了,但我当时买不起特斯拉,就入了理想。”
后来,李筱晴又陆陆续续买入3只中概股和6只美国本土股票。谈及自己的选股风格,她提到,都是按照资金量选个股,主要看企业的成长性,一般不会选高价股,后来入手特斯拉和苹果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
“2020年那会儿,感觉随便买只中概股都是涨的,后来看板块和基本面情况又买入了Sea、Unity、SHOP、Lululemon,赚得比较多的几只个股都翻了倍。”在这个过程中,李筱晴的本金从1万美元左右最多加到3万美元,赚得最多时持仓约有6万美元。2020年底,她拿出本金,只放下3万美元的盈利在里面“玩”,“但因为我的港股亏损比较多,其实美股赚的钱,基本都只是填补了港股和A股的亏损。”
2021年下半年之后,李筱晴逐渐卖掉中概股,到2022年基本上只买入了苹果,还做空过B站和Sea。她表示,因为觉得比较耐跌,自年初就一直拿着苹果,现在持仓仓位接近80%。
“目前美股账户亏损大概18%,但是我也不太担心,毕竟都是之前的盈利,偶尔做做波段,高抛低吸。对于苹果公司我心里也设定了止损线,如果亏损达到了30%,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割肉,不玩了。”李筱晴称,炒股两年,面对市场的沉沉浮浮,已经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投资原则:不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资金要控制好;要有自己的交易规则;不熟悉的公司和板块不碰等。
“归根到底是炒心态,过去炒股要时刻关注行情、消息和公司动态,太过占据自己的生活和休闲时间了。”对于未来美股大盘走向如何,李筱晴并无预判,但她肯定的是,“其他的股票,尤其是中概股我不会再碰了,这是我今年的原则。”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娱乐)
-
工信部:1-10月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平稳 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
财联社11月21日电,据工信部网站,1-10月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幅。1-10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215亿元,同比增长8%,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详细]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F.US)正在召回290万辆汽车,其原因是这些车型存在无法换入预定档位导致行驶方向出现错误的缺陷。据了解,福特此次召回的车型较多,包括2013-2019 E ...[详细]
-
6月15日下午消息,6月13日,东胜区鄂尔多斯购物中心发生一起火灾。对此,赛力斯回应称,店内车辆充电停止时间晚于起火时间,可以初步判断火源不是来自于车辆本身。网传现场图片据了解,这次起火事件发生在当地 ...[详细]
-
尽管美股在近日遭遇大规模抛售后陷入熊市,但在部分投资者看来,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股市已经触底,因为这些投资者认为,市场对通胀飙升的持续担忧和美联储的激进政策将继续对资产价格构成压力。抛售远未触底今年以 ...[详细]
-
11月20日,“男子养儿10年发现非亲生起诉前妻”的案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记者从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原告的诉求最终获得法院支持,该院判决儿子由被告自行抚养,被告需向原告返还抚养费11 ...[详细]
-
福州:全日制高校外地生源毕业生,可申请最长不超过一年的免费住宿
福州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 求职实习免费住宿的通知》,延长求职实习免费住宿期限至不超过一年。6月15日,福州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实习免费住宿的通知》,延长求职实习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6月15日, 上海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颁证书。上海市商务委透露,截至5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显示上海继续成为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郝彦)9月1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表示,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 ...[详细]
-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6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半岛电视台记者:有报道称,美空军RC-135V电子侦察机今日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对中国进行了疑似侦察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美方长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