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反扑!这类基金5天涨超20% 资金持续买入 还要接着涨?
港股连续反弹,强势相关基金近日迎来大幅反弹。反扑
港股继续大幅飙升,类基截至11月7日收盘,金天恒生指数上涨2.69%,涨超资金着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06%。持续近5日来看,买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3%,还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9.07%。强势
相关港股主题基金净值快速回血,反扑数十只基金产品净值近5日涨幅超20%。类基
港股基金快速回血
从7日盘面来看,金天多数板块延续涨势,涨超资金着涨其中黄金、持续软件开发、买入电子零件、半导体股领涨市场。
从近5日累计涨幅来看,数据显示,合计有236只港股上涨超20%,大市值公司领先市场走高,如港股市值最大公司腾讯控股累计上涨19.36%,快手-W涨超40%,药明生物和京东健康涨超30%,美团-W、京东集团-SW、香港交易所、、、百胜中国、蔚来-SW和理想汽车-W涨幅超20%。
港股从低位反弹,国内相关基金也迎来快速回血,不少投资港股的基金净值近一周上涨幅度超20%。
具体来看,投资港股的指数型基金表现最好,如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等数十只基金近5日净值累计涨幅超20%。
场内ETF基金来看,近5日涨幅居前的ETF均是投资港股的基金。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近一周分别累计上涨20.33%、20.23%,博时港股通消费ETF、广发恒生科技基金ETF、广发港股创新药ETF等涨幅均超18%。不难发现,国内公募基金重仓的消费、互联网和医药行业在此次港股反弹中力度较大。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港股反弹动力来自美元流动性的缓解和放开管控后的盈利修复预期。
宏观层面的预期改善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此外,也有机构指出,港股的大涨还有超跌反弹的因素带动。
资金仍在持续买入
即便港股近期迎来强势反弹,不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仍下跌29.07%、40.1%,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表现靠后。
从基金整体表现来看,多数宽基类、行业类港股主题基金年内平均跌幅仍在30%以上。
此前港股经历了漫漫回调路。10月底,恒生指数盘中触及14597.31点,创下2009年4月28日以来的十三年半新低。从2021年2月18日开始,恒生指数一路震荡走低,最大累计跌幅为50.28%,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73.94%。
在港股持续下跌的同时,有不少资金在力撑抄底,其中以上市公司回购和港股通资金为主。港股公司今年开启回购风暴,数据显示,今年参与回购的港股公司数量和总金额纷纷刷新历史纪录,共有216家港股公司回购总金额达到808亿港元。借道港股通抄底港股的国内资金,已连续12个月净流入港股,年内共耗资3603.54亿港元净买入港股。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投资港股的基金态度,也是越跌越买,多只跟踪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基金份额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1月4日,华夏恒生科技ETF最新份额达324.17亿份,较年初的82.14亿份增长近3倍,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最新份额达203.72亿份,创历史新高,较年初的46.44亿份增长超3倍,而较2021年5月24日成立时的11.72亿份增长16倍。
近期,港股持续反弹,港股公司和南下资金并未因此停下增持的步伐。
如11月7日,近5日股价反弹13.88%的友邦保险发布公告,斥资5736.9万港元回购86.74万股公司股份,回购价格每股为65.9-66.15港元,公司年内回购总金额达到211.4亿港元。宝业集团耗资约1020.61万港元回购247万股股份。
11月7日单日又有49亿港元净流入港股市场,本月南下资金合计净买入港股336.56亿港元。
机构:预计整体延续震荡走势
对于港股后市将如何演绎,从机构最新观点来看,比较一致的是港股估值已经是历史低位,不过对于港股迎来反转的时间节点仍存在不少分歧,部分机构观点较为谨慎。
根据历史经验,华夏基金认为,当海外流动性预期好转时,港股相比A股的反弹程度更大,若以相对视角来看,经济预期因政策变化出现上修时,意味着超跌的港股的曙光来临,回升幅度可能超过同期A股表现。具体体现在,港股当中对于资金较为敏感的科技、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板块。
博时基金表示,国内弱复苏延续,海外风险仍在。表现在港股方面,2022年四季度港股仍面临海外流动性易紧难松、国内增长偏弱的宏观场景,预计整体延续震荡走势。结构上:一是全球能源紧缺与供应链重构给新旧能源板块带来持续性机会,如光伏、煤炭、油气开采以及航运;二是中期视角下,随着海外衰退渐近,黄金板块迎来左侧布局时点,但第四季度仍可能阶段性受到海外紧缩预期发酵的压制;三是互联网板块的国内外监管环境大幅好转,需耐心等待海外通胀显著缓解后紧缩预期转向、以及国内需求好转后的投资机会;四是消费板块也需等待国内需求修复弹性的进一步释放。
而在近期港股反弹后,重申看好2023年上半年的港股,目前是港股的布局期,市场反复博弈政策。当前反弹可能持续,但也可能因为金融市场对疫情防控政策预期(进而影响对经济复苏斜率的预期)的反复变化而抑制持续大涨行情的出现。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国海证券指出,投资者应关注国内几个重大会议,看是否有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出台;而对于美联储政策而言,12月是否加息50bps从而出现加息强度拐点以及明年的加息终点利率有多高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2018年Q4股市的历史经验显示大反转可能晚于政策底,当前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逐步而非激进布局港股,但是港股目前具备点位历史低位、内地经济逐步向上、以及美联储加息已在后半程等相对积极的因素,整体而言,对明年上半年港股行情保持乐观。
(责任编辑:百科)
-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近期,包括上海、海南、吉林在内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计划等“路线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地方上碳达峰实施方案亮 ...[详细]
-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 ...[详细]
-
反弹还是反转?A股港股均放量大涨,恒指9天飙近3000点,看机构最新解读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多重利好刺激,港股单日大涨近8%,A股上证指数一度收复3100点整数大关。11月11日,A股、港股大幅跳空高开,恒生指数高开1000点,截至收盘 ...[详细]
-
朋友们周末好,一起来跟着小编看一下本周美股大新闻吧。神奇的是,本周市场的两个事件,都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展开——马斯克、、破产。“内忧外患”困扰马斯克先来看看全球顶流、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又有哪些“新操作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11月19日,国家电网公示2022年特高压工程第23批采购武汉-南昌等工程线路材料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信息释放后的首 ...[详细]
-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赵友平]台湾中时新闻网11日消息称,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搂肩牵手已婚女性李雅玲引发争议。对此,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12日表示,陈时中伸出“咸猪手”还不认错,甚至公开李雅玲 ...[详细]
-
欧洲快时尚品牌C A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并没有因为被中国企业而重回风光。天眼查信息显示,11月8日,C A品牌母公司西雅衣家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雅衣家”)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850万余元, ...[详细]
-
财联社11月12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公布了有关俄罗斯金属禁令问题的意见征询结果,同时决定维持现状,不对俄罗斯金属施加禁令。来源:LME)作为这件事情的背景,今年10月 ...[详细]
-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商标网,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抖音超市”商标,国际分类为广告销售、教育娱乐,当前商标进度均为申请中。据此前媒体报道,抖音联手顺丰试点超市业 ...[详细]
-
11月13日,2022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会议为期2天,以“加强创新 包容和协作增长”为主题。作为二十国集团机制的重要配套活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是各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