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恐慌再起,亚太主要指数遭受重挫,专家:A股依然可以保持乐观
炒股就看,全球权威,股市股依专业,恐慌及时,再起主全面,亚太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数遭受重 来源:华夏时报 9月14日,挫专受隔夜美股暴跌等因素影响,保持亚太主要股市集体重挫,乐观A股创业板指大跌近2%,全球逾3600股收盘飘绿。股市股依 “美股突发暴跌,恐慌毫无疑问是再起主美国8月CPI数据逊于预期所致。”中泰资本董事王冬伟9月14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亚太美联储近期继续大幅加息几成必然。数遭受重从8月CPI数据公布后的市场预期看,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百分百,甚至有分析认为会加息100个基点。然而,加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同时也让美股面临走向崩盘的风险。 随着美股再度陷入危机,A股市场能否独善其身?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干扰因素较多,短期内反复震荡或将是主基调。不过,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稳定下,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 美股暴跌掀起恐慌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8.3%,同比涨幅仍维持在历史高位,且二者均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当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6%,涨幅较7月扩大0.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6.3%,涨幅较7月明显扩大。 最新CPI数据打破了市场此前有关美国通胀见顶的乐观预期,同时让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美股周二因此遭受罕见重挫,三大指数一同创下2020年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道指单日跌去1276点或3.94%,纳指大跌逾5%。iFind数据显示,美股总市值单日损失约2.36万亿美元(约为16.34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美股暴跌,恐慌情绪快速蔓延至全球股市。9月14日,亚太主要股市集体下挫,日经225指数收盘大跌2.78%,韩国综合指数下跌1.56%,澳洲标普200指数大跌2.58%。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低开低走,收盘分别大跌2.48%、2.85%。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多数收跌,仅蔚来、理想汽车、小幅收涨,百度集团、哔哩哔哩大跌逾5%,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电子均跌超4%。 A股方面,三大指数大幅低开后震荡走弱,上证综指收盘跌0.8%,报3237.54点;深证成指跌1.25%,报11774.78点;创业板指跌1.83%,报2503.82点。通联数据显示,A股全天总成交额缩量至7227.27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14.14亿元。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国防军工、美容护理行业飘红,分别上涨了1.06%、0.05%;电力设备、汽车、基础化工跌幅居前,分别下跌了2.31%、1.89%、1.79%。热门概念中,共享单车、玉米、电池、粮食、钛白粉等概念跌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股价收盘大跌4.95%,最新报434.3元/股,市值缩水至约10599亿元。自8月下旬以来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宁德时代股价累计跌幅已超过22%。 此外,股价收盘大跌9.2%至39元/股,市值缩水至1882亿元。9月13日晚,该公司宣布了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70亿元的配股计划。 A股能否独善其身 美股罕见暴跌之下,A股跟跌并不令人意外,但这是否意味着新的调整来临? 巨丰投顾分析师郭一鸣认为,此次A股大跌背后,美股大跌是催化剂,也是导火索;其次是中金公司配股预期,历来券商的配股,短期的走势都不是太好,对板块和对市场都有抑制。最后,市场本身也有回撤的需求,中秋节前市场的反弹整体动能不济,海外不利影响下,顺势走低也是理所当然。 郭一鸣预计,A股后市整体仍有回撤的概率,但空间有限,回撤将是考虑波段低吸的好时机。目前市场干扰因素较多,短期快速修复的可能性较低。市场资金整体低迷,增量资金有限下,市场难以形成一致性做多趋势,回落以及反复震荡才是主基调。不过,基本面和政策面稳定下,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但来自大洋彼岸的风险依然值得重视。美联储将在9月20日至21日再次召开议息会议,此次会议大概率将历史性的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并有一定概率直接加息100个基点。如果是后者,对美股而言恐怕将是巨大灾难,并殃及全球其他市场。 在王冬伟看来,从2009年金融危机算起,美股这波大牛股持续了十三年之久。进入2022年后,美股进入了月线级别的连续下跌,这绝非偶然。从大的宏观经济面看,美国已经将IT和互联网科技的红利消费殆尽了,而新的科技支柱还没有生成。同时,美国经济高度金融化,实体产业萎缩严重。因此,美股这波牛市很可能要划上句话,哪怕是阶段性的句号。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A股依然可以保持积极乐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通胀无牛市,这意味着美股今年的表现应该不会太好。相对而言,中国当前通胀水平不高,一直控制在3%以内的良性通胀水平,这为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杨德龙认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央行正在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回升。受到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消费增速较为低迷,部分地区消费增速下滑明显,这拖累了经济恢复。提振企业和居民信心是下一步有效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的关键,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下一步经济复苏乃至资本市场走强的一个关键因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利空英镑!经合组织警告,英国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 白宫提出人员互换计划:用俄军火商交换两名美国人
- 小米汽车新进展!充电站实用专利公开 曾传8月样车亮相
- 美国提议用“战争之王”换藏毒球星,美媒:选举前急需政治胜利
-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将对博通收购VMware交易展开调查
- 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成立合资公司,自动驾驶重卡商业化再进一步
- 哪来的“中国邮电大学”?打击“野鸡大学”,不能止于提醒
- 对外授权产品开发的不再是新兴药企专属了,科伦、石药也在加入
- 深圳部分区“全域管控”系严重误读
-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负责同志赴中国钨业协会调研有关工作
-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近3年业绩高居9/1573(海通证券排名)
- 中方:呼吁美英澳尊重地区国家意愿,撤销开展核潜艇合作决定
- 海南1批次花蟹和1批次小米椒检出镉超标
- 尚福林:未来农商银行要继续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
- 河南4家村镇银行对这14个问题答疑,承诺资金垫付一定会到位
- 兰德:各国如何在长期竞争中取得实际成功
- 伊朗强硬回应欧美:已开始生产60%丰度浓缩铀
-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近3年业绩高居9/1573(海通证券排名)
- 高通: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5%,向三星供应芯片比和苹果合作更赚钱
- 这份“联合新闻声明”透露出哪些信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