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物: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非法融资、募集股份
中新经纬10月14日电 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日通过微信公众号“真实生物科技”发布声明称,真实资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开展非法融资等违法行为。生物司名 声明显示,不法近日,分冒法融份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员工,用公义非冒用“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真实生物科技”“真实生物科技集团”等名义通过电话短信、集股微信、真实资募QQ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生物司名开展非法融资、不法募集股份并提供股权证书或类似产品非法销售等涉嫌欺诈的分冒法融份违法行为。 真实生物表示,用公义非对冒用公司名义进行欺诈等的集股违法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郑重声明如下: 一、真实资募公司从未且不会授权任何实施涉嫌欺诈违法行为的生物司名企业或个人以真实生物的名义开展任何融资及公开募股等相关活动,公司与上述实施涉嫌欺诈违法行为的不法企业及个人不存在任何关系,该等违法行为已严重损害公司形象及声誉; 二、相关企业及个人应立即停止以“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真实生物科技”“真实生物科技集团”或真实生物关联公司的名义进行的任何违法活动,并在以后杜绝此类行为,公司也将保留一切追究该等企业及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公司再次提醒广大公众在进行投资或开展类似活动时,请谨慎核实对方主体身份,切勿轻信虚假信息,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如发现有人冒用公司名义或冒充公司人员实施欺诈行为,请马上与真实生物取得联系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港交所官网显示,真实生物于2022年8月4日向港交所递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书,保荐人为。 据真实生物招股书,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一家以研发驱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治疗病毒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公司核心产品阿茲夫定为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创新药物,已分別于2021年7月及2022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批准条件用于治疗HIV感染及COVID-19。其为中国公司研发的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 财务方面,真实生物2020年、2021年、2022年前5个月分别亏损约1.51亿元、1.97亿元和2.18亿元,目前尚无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约为6.8万元、137.6万元和845.1万元。(中新经纬APP)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突然终止高溢价收购瑕疵标的,豪森科技也觉得不划算?
- 民生银行郑万春: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
- 美联储升息后的股、债涨势料将是昙花一现
- 货币资金563亿元,茅台巨额现金怎么用?董事长:谈并购不限于并购
- 拉夫罗夫回应德国外长挺乌言论:真是荒诞的坦白
- 加密货币寒冬已至?Coinbase大幅裁员 还有这些交易所也有动作
- 5月杭州北京新房领涨全国,唯一一个跌幅为两位数的城市也出现了
- 美媒:马斯克出席推特全体会议将重申收购意愿,或澄清“若不去办公室就默认辞职”言论
- 欧盟实施禁令前,欧洲交易商狂买俄罗斯柴油
- 俄罗斯央行行长:需重新考虑依赖出口的经济格局 但应取消大多数资本管制
- 中国建设银行刘建忠:聚生态合力践行新金融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放740万元消费券!琼海促消费拿出“真金白银”
- 《纽约时报》: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
- 两年抗疫相当于为国人增加10天寿命?李稻葵首度回应争议观点
- 复旦大学蒋青云:疫情好转后,出行相关的消费会反弹
- 华泰保险赵明浩:发挥保险“稳定器”功能,提供保险保障服务
- 书记带人专家授课企业带岗,126万毕业生BOSS直聘寻秋招机遇
- 海尔衣联网研究院院长孟毅:双碳和原宇宙对智能制造的挑战与机遇
- 网民举报石庄乡富溪村支书强拆,江西官方通报:不属实
- 董秀成:近期中国股市表现优于大多数国家 是因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在预想的控制目标范围之内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