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IPO前夜变局:多家机构黯然退出
近日,喜马有消息称,拉雅喜马拉雅已经暂停在香港的夜变上市计划,主要原因为融资1亿美元的局多家机IPO计划缺乏投资者支持,以及部分私人股东要求退出。构黯 对此,然退喜马拉雅相关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喜马公司IPO事项仍在有序进行。拉雅另据港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夜变喜马拉雅的局多家机上市申请状态依然为“处理中”。 从公司IPO募资用途来看,构黯主要用于继续扩大和提升所提供的然退内容并赋能内容创作者,并提升下一代技术、喜马AI和大数据能力以进一步提高营运效率等,拉雅来继续扩大自身的夜变竞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市场头部在线音频平台,背靠一众知名股东,喜马拉雅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却难言乐观。2019-2021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20亿元,多位机构和个人股东亦黯然离场,年内更是频频爆出裁员消息。 当前,喜马拉雅用户基本盘仍在,并不惜重金投入营销,却仍未走出一条成熟的用户变现道路。一方面迫切需要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却难以向资本讲好盈利故事,喜马拉雅将走向何处? 有接近公司投资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喜马拉雅的投资人,该公司投资了包括喜马拉雅在内的多家公司,不会因其中一个项目的IPO进程暂缓而受到影响。 估值与业绩倒挂 2021年以来,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去年4月,喜马拉雅赴美IPO失败,随后于当年9月转战港交所。 招股书失效后,今年3月29日,公司再度递交招股说明书,由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联席保荐。 实际上,喜马拉雅的背后不乏“豪华股东”。招股书显示,腾讯借由全资投资公司意像架构持有喜马拉雅5.33%的股份,小米和阅文集团分别持股3.4%与3.05%,好未来、索尼音乐、百度也以1%-2%的持股比例位列股东名单之中。 从过往融资经历来看,喜马拉雅自成立以来估值一路水涨船高。 据招股书显示,自2012年8月成立后,公司经历两次重组,最先获得的是境外融资,公司天使轮、A轮和B轮投后估值分别为345万美元、3411万美元和1.9亿美元。 2015年,喜马拉雅完成首次重组,并在此后将融资需求转向境内,先后完成了B轮C轮各两轮的融资。截至2016年底,公司估值达到120亿元。 此后数年,喜马拉雅迎来知名股东集中入局时期,其中不乏国内外大型企业及龙头私募。计划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后,公司更是于境外E轮融资一举筹得9亿美元。 2021年,喜马拉雅估值已达到43.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接近300亿元,和5年前相比估值增长一倍。 如今IPO受阻,也让其估值含金量开始受到质疑。有分析人士认为,现有估值与投资者判断存在分歧,导致股东不愿高价入局,可能是喜马拉雅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新融资等不到,旧股东也正在慢慢失去耐心。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在2019年3月和21个主体签订了减资协议。2019年5月,喜马拉雅公司出现多项工商变更,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 记者注意到,喜马拉雅顽强冲击上市背后,盈利难题始终待解。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喜马拉雅营收保持增长,分别为26.8亿元,40.5亿元和58.6亿元。 虽然营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实际上,近三年公司营收增速逐年放缓,从82.2%逐次下降至51.1%和43.7%,净亏损也连年居高不下,2019-2021年分别达到了7.48亿元、5.39亿元和7.59亿元,合计高达20亿元。 变现成关键词 有业内人士指出,喜马拉雅根本问题在于其变现途径的缺失。目前,喜马拉雅对订阅付费的依赖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订阅是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方式,其中包括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占行业总体收入的42%。2021年,这一业务在喜马拉雅的营收占比达到51.1%,业务贡献超29.9亿元。 近三年来,付费订阅业务占营收比重增大的同时,喜马拉雅的付费用户及付费率亦在逐年递增。 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主应用程序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20年的2.15亿提升到2.68亿,在中国在线音频应用程序中排名第一。 然而,平台在订阅业务上的投入并未为其带来与之相配的收入实现,反而限制了其“多点开花”的可能。 2021年,喜马拉雅付费会员数量为1440万,同比增长52%,付费用户收入却在原地踏步。 去年喜马拉雅会员订阅业务月平均付费率为12.9%,付费用户收入为11.2元,略高于2020年,但与2019年相比均不增反降。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2021年在线音频行业移动端月平均付费率13.9%,平均付费用户收入为22.5元,喜马拉雅的数据显然低于均值。 对于这一矛盾,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其付费会员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平台加大推广活动及联合会员计划力度,向其提供其他优惠以吸引更多付费会员”。例如,2020年,喜马拉雅曾与网易云音乐、哔哩哔哩等其他12大热门APP等“联合大会员”,消费者只需要218元的价格,就能拿下包括喜马拉雅会员年卡在内的众多会员权益。 然而,喜马拉雅的“赔本卖吆喝”很难成为培养用户粘性和付费习惯的有效手段,2021年优惠期过去后,平台也遭到了用户退潮的反噬。 在未来战略方面,喜马拉雅称,公司计划实现盈利的主要途径将为“持续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多元化变现能力”及“增加经营优势”。其中的“多元化变现”则包括车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场景。 不过,截至2021年,喜马拉雅的“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对营收仍然贡献极低,甚至占比逐年下降,2019-2021年分别为7%、6.9%和6.42%。 维系现金流 除了估值与业绩倒挂的问题,维系生存必需的现金流也成为喜马拉雅的当务之急。 记者注意到,2019-2021年喜马拉雅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98亿元,11.5亿元,5.45亿元;融资所得现金流入为8.3亿元,15.2亿元4.6亿元,资金获取几乎全靠融资维持,而且2021年的融资金额较2020年大幅缩水。 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31亿元,而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88亿元。 对于这一数字的大幅变动,公司表示,主要由于2021年投入了大量销售及推广工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扩大用户群。 公司表示,计划通过两种手段改善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状况,一是通过规模经济、成本优化和运营开支推动经营杠杆提升,二是利用其行业领先地位与广告客户及供应商商议更具吸引力的合约条款,并对信贷条款及批准流程加强审阅。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平台在资本周转上遇到困难,也势必会在资本市场继续吃闭门羹,形成融资与经营的恶性循环。 那么,喜马拉雅把钱都花哪儿去了? 据了解,喜马拉雅的成本主要来源于与内容创作者及第三方IP合作方分成、内容成本、支付手续费、其他创新产品采购成本、带宽成本以及薪金及福利成本。 其中,包含IP合作、广告投放等业务在内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占据了喜马拉雅支出的绝大部分。2019-2021年,喜马拉雅销售支出分别为12.19亿元、17.07亿元、26.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5.17%、41.88%、44.9%。 但另一方面,连年的高幅营销投入之下,喜马拉雅的营收增速却无法维持相同的增长,甚至从2019年的82.2%一路减速至51.1%和43.7%。 靠营销博业绩,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深陷版权漩涡亦为喜马拉雅招致一笔不小的开销。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喜马拉雅有关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已达1350起。而由于版权侵权指控相关的法律诉讼,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喜马拉雅损失近4700万元。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喜马拉雅员工薪酬与福利成本连年增长,2021年达到1.92亿元。值得一提的,4月以来,喜马拉雅还陆续有裁员的消息传出。 消息称,公司人数已从年初4500人降至4000人左右,部分业务部门裁员比例高达15%-20%。 6月28日,又有消息称,喜马拉雅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为50%。对此,喜马拉雅相关人士6月29日告诉记者,“这完全不实”。 (作者:雷晨,黎雨辰 )
- 最近发表
-
- 北京朝阳区:进一步推动城市活动慢下来,倡导采用线上教学
- 北京首开运营试点,“方向盘后无司机”将成为现实?
- 国台办:民进党肆意颠倒黑白 混淆是非 这一切终究是徒劳的
- 新职业教育法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 教育部:接下来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 李迅雷:中国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需引起足够重视
- 中集车辆发布一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1.24亿元
- 人社部: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 恒指跌向19000点关口,留意法兴恒指牛60448/牛62756/购12544、汇丰购19667
- 康芝药业:已启动委托子公司生产热炎宁颗粒相关准备工作
- Google Pixel Watch真机图曝光:佩戴起来非常舒适
- 随机阅读
-
- 穆迪分析退出中国?业内回应称裁员未波及债券评级业务
- 证监会出台支持公募发展16条!积极推进银行、保险、券商设立基金公司,限制“风格漂移”
- 依托趋势力量夯实股指信心 经济学家“沙盘”推演关键信号
- 当反诈民警接完诈骗电话,骗子:求你删了我
- 人民银行拟规范金控公司关联交易
- 菲律宾南部北苏里高省发生5.3级地震
- 避险情绪全面爆发!纳指重挫近4% 美债美元连日上涨
- 上海钢联点评煤炭进口关税调整:实施零关税动力煤成本降低约60元/吨
- 北京体育大学1名学生核酸阳性,学校已启动应急预案
- 任泽平:我现在交朋友看面相,网上怼我的人长相都非常丑陋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一步步把台湾推向战争的灾难
- 富滇银行西双版纳分行被罚30万:屡查屡犯,贷款资金被挪用
- 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给十几万德邦兄弟提升待遇 刘强东“放大招”意欲何为?
- 快讯:两市低开高走沪指站回2900点 大基建板块开盘领涨
- 120天回撤超60%!大牌私募净值曲线“爆表”,成长股策略迎来“猛击”
- 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新华保险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近八成
- 遇难者升至38人,“半边天都成红的了”!应急管理部部长急赴处置
- 北汽蓝谷一季度再亏9.6亿
- 快讯:电力板块异动拉升 华能国际涨超6%
- 直播低俗表演!斗鱼200万粉丝主播被举报 平台:追加处罚,账号封禁5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