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躁动!“三箭齐发”房企融资迎来“里程碑”式进展
原标题:地产股躁动!三箭齐发“三箭齐发”房企融资迎来“里程碑”式进展
29日早盘,地产动房地产股“涨声”一片。股躁、企融一字涨停,资迎、碑式、进展、三箭齐发等开盘时亦触及涨停。地产动房内房股表现同样兴奋,股躁至发稿时,企融碧桂园、资迎富力地产、碑式德信中国、进展正荣地产、三箭齐发龙湖等涨幅超为6%。
引发这波股市躁动的是房地产“第三支箭”,即权益类融资时隔7年后,重新对地产企业敞开大门。
11月28日晚间,监管层再给房企融资发放“大礼包”,证监会发布了股权融资方面的5项优化调整措施,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等5大方面。
这一重磅政策的背景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的发声。11月21日,易会满表示,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有业内人士称,“第三支箭”是对该表态的全面落地,且时间及力度均超出市场预期,覆盖力度广而全。
亿翰智库指出,“第三支箭”发出的同时,监管层也明确资金不仅可用于“保交楼”,还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一直紧绷的民营房企迎来了“喘息期”,也有助于防止房企暴雷风险的进一步蔓延。
这“第三支箭”还叠加了“第二支箭”的落地、银行向房企的大额授信、“金融16条”对房地产市场的全方位金融支持等多重利好。业内普遍认为,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组合齐发,有望为房地产风险化解再添助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及,无论是发债还是银行授信,目前仍仅有未暴雷的优质房企得到了支持。长远来看,融资能解短期之急,但资金危机化解、企业恢复信心的根本还是回款,后续需求端的调整将更值得关注。
融资支持迎“里程碑式进展”
证监会此次放开房企股权融资的五项措施中,最引市场关注的是前两项,分别为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其中,第一项政策明确,并购重组募集资金可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第二项指出,上市房企再融资的募集资金可用于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或旧城改造拆迁安置住房建设,以及符合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要求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
这意味着,暂停多年的A股市场再融资重新开闸。在2015年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借壳上市A股之后,A股房企权益类融资通道已关闭约7年;若从2010年“新国十条”计,房企再融资则停滞了近12年。
认为,房企股权融资政策优化调整是里程碑式进展。政策意图旨在盘活存量、防范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当前行业供需两侧政策已全面转向支持与呵护。
多位受访人士提及,从当前的政策来看,所有上市房企都有资格开展再融资。“按条款,理论上各家都可以争取。”某A股上市房企人士向记者透露,“(28日晚)交易所开了个简短的会,明确再融资主要用于保交楼、稳民生等领域,不能用于新开发项目,各家公司都反应希望细则尽快落地。”
有长期跟踪板块的券商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表示,“第三支箭”实则把之前两支箭未曾惠及的企业也覆盖了,“很多不在中债增名单中,或者没有拿到银行授信的房企,就可以通过‘第三支箭’进行融资。”
事实上,对于房企发债时普遍面临的市场是否买账的问题,在股权融资方面,难度也相对降低。上述房企人士提及,以定增为例,一方面要与意向投资方确认,另一方面是定增价格,“现在价格很多企业都太低了,也未必是单方面求投资人买”。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表示,股权融资相对灵活,“对投资人来说,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一则是股票的上涨预期,二来当前地产股价够低。”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出,“第三支箭”对房企而言,见效或许并不会很快,通常定增等股权融资的方案审批时间较长。“‘第三支箭’的推进速度预计会比其他两项支持政策慢,股权融资复杂很多。”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第三支箭’更多的是补充手段,实际落地的作用没有前两支的作用强,但相对而言覆盖到了更多企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给出的股权融资调整优化措施的第一条还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组上市,重组对象须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并购重组恢复之后,对于想要在A股上市的房企来说,借壳上市成可能;对于爆雷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重组,理清债务关系;对于优质房企而言,则增加了收购或者控股其他企业的机会,有利于目前整体行业出清。
已有超2万亿银行授信
实际发行效果几何尚待时间检验,但监管层的托底态度已十分明确。
信贷支持工具、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股权融资工具并称支持民企融资的“三支箭”。2018年央行等监管机构通过上述三个融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融资。11月份以来,前两支箭相继落地。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论坛演讲时曾明确表示,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距此发言过去不过7天,“第三支箭”已然射出。而距“第二支箭”债权融资的出台也仅不到3周。
事实上,落地快、力度大是本轮政策一大明显特点。
11月8日,交易商协会对外表示将重启“第二支箭”,提及支持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的支持。9日,中债增就发布了《关于接收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房企增信业务材料的通知》,明确表示加大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增信服务力度,有意向的民营房企可提出增信需求。
10日,获得支持的第一家房企浮出水面,龙湖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被受理。这也就意味着,从官宣到首单确定,“第二支箭”对民营房企的融资支持用时仅3天。
此后,美的置业、新城先后开展了储架式注册发行工作,万科、金地等混合所有制房企也提出了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据中指院统计,储架式注册发行申请金额合计已达930亿元。同时,中债增表示已收到近百家民营房企增信业务意向。
11月23日,中债增出具了对龙湖、美的置业、金辉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支持三家企业发行合计47亿元的中期票据。“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正式落地。
在“第二支箭”加速推进、房企发债规模大幅增加之时,银行信贷端的融资利好也集中释放。
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也即“金融16条”。随后的11月23至25日,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在内的7家大型银行陆续与十多家房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不完全统计,3日内,7大银行给予房企的总授信额度已超2万亿元。
监管层以如此频繁而密集的政策予以地产融资支持,业内认为,民营房企的现金流有望出现边际改善,资金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平安证券指出,随着房地产信贷、债券、股权政策三箭齐发,行业融资收紧周期已经见底,需求端政策亦在不断宽松,政策风向正在加速转变。
中金公司也指出,当前供给侧支持政策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工具全面、力度积极,有助于行业信用端困难纾解和流动性整体优化,对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和中长期促进基本面企稳均有助益。
(责任编辑:娱乐)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胡德成截至11月21日14时,据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和各区通报,北京市有高风险区805个,详情如下:朝阳区387个呼家楼街道:东大桥路10号院物业办公楼,呼家楼南里28号楼1单 ...[详细]
-
回应西方制裁 俄罗斯大宗出口商品很快以卢布结算中国日报网3月3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下议院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30日表示,俄罗斯可能准备对西方制裁做出更严厉的回应,几乎全部能源和商品出口很 ...[详细]
-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发言人称,大众汽车在中国长春的工厂将关闭到4月5日,大众汽车在上海的工厂则将于4月1日至5日停产。至于何时恢复生产、哪款车型以及哪些零部件受到了影响,暂无具体消 ...[详细]
-
本报记者 张锦 孟庆伟 北京报道投资不仅是金钱的游戏,更是对人性的考验,逆境时尤为如此。进入3月,资本市场极为动荡。3月10日起,在美中概股遭受重挫,港股持续暴跌,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追踪93 ...[详细]
-
A股市场风雨前行30余年,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如今迈上5000家整数关口。上海证券报记者多维度对比数据发现,A股市场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和产业 ...[详细]
-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澎湃新闻4月1日从杭州市中级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审结一起涉及QQ“自动抢红包”软件的不正当竞争案,判决被告百豪公司、古馨公司停止侵权、登报消除影响,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含合理费 ...[详细]
-
3月31日晚,上海哮喘离世老人家属“秋秋也是阿秀”发文回应:“回看整件事情,并不是要把我们和医生放到对立面。因为在这件事情中,还是有很多热心负责的医护出现的,比如来支援替我父亲急救的大白。我遇到过很多 ...[详细]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周五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3月出口同比增长18.2%,较2月份20.6%的增速有所放缓。随着能源价格飙升,进口激增,贸易收支出现逆差。这是韩国出口连续第17个月同比增长,得益于存储半导 ...[详细]
-
骁龙8 Gen2小屏旗舰来了!小米13真机机模曝光:确认直边造型
骁龙8 Gen2发布后,米粉们已经开始使用“1314”这样的趣味代号来催促雷军尽快推出小米13和MIUI 14。日前,小米13的机模首次曝光。据悉,正如此前的渲染图,机模显示,小米13采用了类似iPh ...[详细]
-
刚刚!2000亿海运巨头盘中涨停,茅台一度涨超4%,旅游板块更强力拉升…港股多只内房股停牌,啥情况?
在隔夜美股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周五上午A股市场总体相对较强,主要股市低开高走。不过,总体上来看,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海运股大幅走强,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海运巨头强势涨停。港股市场走弱,恒生科技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