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用蓝藻发电,还供计算机运行了一年
我们知道,剑桥物联网设备需要可持续的大学电还、可负担的用蓝运行、分散的供计电能来提供动力来源。虽然单一物联网设备的算机功耗很温和,范围只是剑桥从微瓦到兆瓦,但如今物联网设备的大学电还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亿,预计到 2035 年增加到一万亿,用蓝运行这就需要大量的供计便携式能源,比如一块电池或者一个能量收割机。算机
但是剑桥电池主要依赖于昂贵和不可持续的材料(如稀土元素),而且电量最终会耗尽。大学电还
而现有的用蓝运行能源收割机(例如、温度、供计振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算机但对环境不友好,比如光伏生产中会使用到有害材料。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便携,又便宜耐用,而且还能保护环境的能源收集系统呢?
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告诉你:当然有!
就是下面这个装有蓝藻的容器,它已经为一台计算机供电长达一年!
这个装置高 6 厘米,长 3.1 厘米,宽 2.3 厘米,可以说是非常小了。(道理我都懂,为什么这张图看起来那么大...)
而且,它所需的材料简单廉价可回收:塑料、铝、蓝藻、水。
这个能源收割机是一种生物光伏能源收集系统,它出自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的 Chris Howe 教授和他的同事之手。这项研究的题目为 “Powering a microprocessor by photosynthesis”,论文已发表在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期刊上。
论文地址: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EE/D2EE00233G
研究人员用铝和透明塑料造了一个 AA 电池大小的金属外壳,里面放置了一种名为 PCC 6803 的蓝藻菌群,也就是俗称的‘蓝藻’。当蓝藻暴露在阳光下时,它就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蓝藻菌群(图源 ScienceDirect)在 2021 年疫情封锁期间,这个装置就待在团队成员 Paolo Bombelli 家中的窗台上,通过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微小的电流,为微处理器 ARM Cortex-M0+ 连续供电。
▲ Arm Cortex-M0+ 微处理器ARM Cotex-M0 + 芯片来自芯片制造商 Arm,他们与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为其提供了测试设备和用于数据收集的云接口。这款芯片并非专门为研究而生,而是物联网设备常用的微处理器,树莓派 Pico 的 CPU 就是它。
▲ 给 ARM 芯片供电的蓝藻发电装置研究人员原本以为,这个系统可能会在几周后就停止工作,没想到它日夜不休地工作了 6 个月,而且在实验结束后,蓝藻还在继续发电,一直运行到现在。
那么这个装置是怎么产生能源的呢?
理论上有两种可能的来源:要么是蓝藻自身产生电子,从而产生电流;要么是它们创造了条件,使容器中的铝阳极在化学反应中被腐蚀,从而产生电子和电流。而在这项实验中,并没有对阳极进行任何明显的降解,所以研究人员认为,蓝藻产生了大部分电流。
近年来,海藻已经成为生物燃料的新宠儿,藻类可以生成氢、净化废水、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等,俨然成为了不起的“炼金术士”,有着发展清洁技术的强大潜力。
而该实验所用的 PCC 6803 是一种单细胞淡水蓝细菌的菌株,属于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它像其他植物一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获得能量,产生微弱的电流。
所以只要在水槽中放入电极,就可以将产生的电流作为电池来使用。而物联网设备的处理器只需要非常微弱的功率就可以驱动,所以使用藻类来为物联网设备供电是很合适的。
在实验期间,这台由藻类驱动的微型计算机执行了一些基本运算,以 45 分钟为周期,计算连续整数的总和来模拟计算工作量,仅耗费 0.3 微瓦的电力,待机 15 分钟则需要 0.24 微瓦的电力。计算机自己测量设备输出的电流,这些数据存储在云端,供研究人员分析。
▲ 研究团队成员 Christopher Howe(左)和 Paolo Bombelli(右),图片来自剑桥大学虽然这个装置产生的电流比较微弱,但已经足够为一些小型电子设备充电了。不过要想为一台普通的台式计算机供电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台计算机的实际耗能情况会因工作量和使用年限等因素而不同,如果一台计算机每小时消耗 100 瓦的功率,那么运行这台电脑大约需要 333,000,000 块藻类“电池”。所以,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来为需要耗费更多电力的设备供电。
目前藻类“电池”规模是小了点,但 Christopher Howe 对这个装置的续航能力尤为自豪,‘这个光合作用装置不会像电池那样很快耗尽。’与传统的电池或太阳能相比,水藻对环境依赖性小,不断地使用光作为能量来源提供持续电力。
这种藻类并不需要喂养,它们可以在光合作用时‘生产’自己的食物,从自然阳光中收集能量。而且,在夜间没有光的情况下,这个设备可以通过‘吃’白天储存的电继续供能。藻类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最为常见易得的就是光能自养型。也就是说有‘光’啥都好说。
该装置目前只在概念验证阶段,下一步,研究者很有可能将藻类供电芯片应用于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有很大的电能缺口,它需要像藻类生物发电这样的持续供能系统,而不是一块只会简单储存能量的电池。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风很大,固碳减排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关键一环。像用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赋能某台机器设备,就属于‘绿色计算’范畴。
‘绿色计算’拆开理解,绿色简单来说就是低碳和无害,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高效循环利用。计算可理解为包含软硬件结合的终端设备、服务器和相关系统等。
海藻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在三十五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四舍五入也算是世界上释放氧气最多的生物 TopX。藻类能源的利用方式属于‘生物光伏’(biophotovoltaics, BPV),是一条生物学路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听起来好像产业大地即将有一股清新风吹过似的。人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能量为设备为产业续航,想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数十亿年微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开垦的锄头要挥的更勤些才是。
当然,孔雀开屏还暴露屁股呢,这个项目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除藻类‘电池’生产规模小之外,藻类能量效率极低 —— 同样场景下,太阳能电池板吸收 20% 的阳光,植物才吸收到 0.25%。这个项目显然还需要配以解决方案。
一个好消息是,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能产生更高电流的藻类,再加上成本极低,所以未来 5 年内很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广袤海域上覆盖着一片片巨大荷叶形状的藻类,它们的身份是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移动发电站。
(责任编辑:知识)
-
8月22日,5年期LPR最新报价为4.3%,下调15个基点。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也随之下调,首套最低可执行4.1%,二套最低可执行4.9%。8月2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202 ...[详细]
-
一面是持续不断的高温,一面是中秋、国庆两节临近,今年的螃蟹能如期、足量、物美价廉供应到市民的餐桌上吗?8月16日,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高淳区的螃蟹养殖大户处获悉,眼下正值大部分螃蟹进入第五次蜕壳的关键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日本财务省日前的数据显示,日本从2022年7月起再次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7日报道,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和2021年7月相比,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规模下降了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抵达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核电站,该核电站目前由俄罗斯军队控制。据路透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已乘坐大型车队抵达核电站,附近有大量俄罗斯士兵。另据俄罗斯卫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 实习生赵钰婷)8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 ...[详细]
-
国家卫健委于8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综合报道全球规模最大的航司之一美国航空将拥有世界最大的超音速机队。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发布消息称,将购买Boom Supersonic ...[详细]
-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3998)“增持”评级,预计2023-25财年销售及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15%/17%,2025财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增长50/80个基点至60.6%/13.5%,目标价4.9港元 ...[详细]
-
来源:新安晚报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8月17日消息,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糕点、酒类、食用、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6类食品346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