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参联议长:有必要考虑研发中型航母和自研舰载机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尽管研发中型航母的韩军航母和自预算被砍,但韩军仍然在惦记自研中型航母。参联
韩联社9月19日报道,议长有必研发研舰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议长金承谦19日表示,考虑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KAI)自主研制的中型载机超音速战机KF-21可以改装成舰载机,据此有必要讨论研发中型航母而非轻型航母的韩军航母和自方案。
金承谦当天在国会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出上述表述。参联就政府因KF-21无法垂直起降,议长有必研发研舰才将轻型航母改为中型航母项目的考虑看法,金承谦表示,中型载机系统结构本需改变,韩军航母和自所以一并讨论相关事宜。参联
韩国媒体绘制的议长有必研发研舰“KF-21”舰载机和韩军设想的CVX航母韩国航母项目起源于文在寅时期。2020年,考虑韩国海军表态称,中型载机轻型航母(CVX)是应对全方位安全威胁所必需的未来联合战斗力。韩军规划中的轻型航母可搭载20多架垂直起降战斗机和反舰导弹、反鱼雷防御系统等武器,耗资2万亿韩元,其满载排水量将达4万吨。韩国海军计划截至2033年在“西部海域北方界线”(NLL)部署轻型航母,提升对朝监视侦察力量。
文在寅政府时期推进海军3万吨级轻型航母研发项目,并为此在2022年度预算案中划拨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27万元)用于基础设计,但在韩军反对下未予执行。而到了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军编制的明年度预算中,航母预算全部被砍。
金承谦表示,韩国军方就舰载机研发工作进行更慎重的研讨,以建设更强的战斗力来应对朝鲜威胁。
除了中型航母以外,金承谦还讨论了从美国雷神公司引进的400多枚“标准2”(SM-2)中程舰空导弹存在缺陷的指责,金承谦表示,正在制定品质管理对策,将采取全面调查等措施。
今年7月19日,韩国自主研制的KF-21“猎鹰”战斗机在韩国宇航产业公司(KAI)总部所在的庆尚南道泗川市空军第三训练飞行团的跑道上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根据计划,KF-X的原型机将于2022年7月实现首飞,随后在2026年完成全部研发流程。届时,韩国将成为第13个自主研制战机的国家。随后,KF-X将按计划投入量产,并在10多年后的2032年陆续装备部队,初步计划采购120架。
(责任编辑:娱乐)
-
经历了多年的筹备,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进入实质性推动落地阶段。在这背后,一场机构竞赛也就此拉开。由于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参与流程包括:开户、缴费、投资、领取,开户的第一步则是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必争之地,同时养 ...[详细]
-
随着电视剧《狂飙》大火,剧情及演员均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在一片夸奖声中,突然爆出某参演者系涉毒艺人的新闻。社会公众均表示拒绝毒品底线不能触碰,相关演员也公开表示忏悔。但在评论中,也有网友表示,限制戒毒 ...[详细]
-
拟将持有的海保人寿13.5%的股权以2.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和锐医科。而在去年,海保人寿也曾发生过股权变动《投资时报》研究员 文清距离上一次股权转让尚不足一年,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保人寿)股权 ...[详细]
-
上周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程度扩大至1981年以来最高的水平。在一份新发布的报告中,研究部的经济学家质疑这一指标的长期经济衰退预测能力,并争论为什么的这次的结论可能会较预测有所不同。据悉,美债收益率 ...[详细]
-
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崩盘引发的币圈危机仍在蔓延,加密借贷平台Genesis可能将成为下一个“倒霉蛋”。据知情人士透露,Genesis正艰难地为其贷款部门筹集新资金,并警告潜在投资者,如果筹资失败,可能 ...[详细]
-
“顶级富豪”裘国根“新目标”大涨!重仓股浮盈超4亿,投资方法论曝光!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白手起家,完全凭借职业投资,能否积累起与做实业相媲美的财富?2022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裘国根、骆奕夫 ...[详细]
-
沪农商行增持长江金租持股比例增至54.29% 上市银行持续“加码”金租拓展多元化盈利渠道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上市银行持续拓展盈利空间,增持旗下金租公司便成为其中一项。近日,据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上海农商行6018 ...[详细]
-
重要信息点评1、1月CPI同比2.1%,预期2.3%,前值1.8%,环比0.8%,其中食品项同比6.2%,较前值上升1.4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猪价环比-10.8%,下行幅度较大。非食品项同比1.2%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9618)“买入”评级,将2022-24年盈利预测上调0%至14%,目标价由286港元上调至290港元。公司Q3营运利润表现优于该行预期,主要是京东零售盈利能力高于该行1个百 ...[详细]
-
卓创资讯 郑杰【导语】春节前业内人士的美好预期再度被打破,回归现实元宵节后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厂商出货不畅,价格承压下滑,春节前后的涨幅一点点被“吞噬”。供应宽松、需求不振、成本支撑尚存,利好利空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