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雪糕的背后:国货新消费品牌的“突围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炯如 谢茂翰 邓懿庄(实习) 广州报道
“没有最贵 只有更贵” 雪糕自由正在远去?突围战
曾经花费一两元就能买到的快乐,如今却要十几块钱。雪糕消费不少消费者感叹:“现如今的后国货新雪糕就是雪糕刺客,刺痛着消费者的品牌心”,还劝导其他消费者“不认识的突围战雪糕千万不要乱拿”。
消费者 朱小姐
以前是雪糕消费那种老冰棒,五毛、后国货新一块那种,品牌还有那种绿豆冰棒,突围战但现在好像都没有了,雪糕消费现在都是后国货新讲品牌的,都是品牌十几块一支的。
消费者 苏先生
他用的突围战材料好一点,价格差异就很大的雪糕消费,一分钱就是后国货新一分货,比如说用仿制脂肪酸用得比较多的,和用真材实料的就差很远。
如今的雪糕市场上,的确很难再看见当年的五毛、一元的价格,取而代之的是3元以上的产品,而一些带上网红属性的雪糕产品售价大多超过10元,甚至更贵。
陈炯如 记者
以我手上的两款雪糕为例,左边这款是19块钱,而右边这款则是36.9元,雪糕高企的价格也引起网友们的讨论,他们说贵的雪糕就是好啊,还没吃,心就凉了,那为什么雪糕的价格越来越贵,平价的雪糕都去了哪里呢?
雪糕越来越贵的原因有很多,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是其中之一。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了大约80%。有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的薄利多销的道路越来越难走,利用包装和营销手段,布局高端成了很多品牌的变革之路。
张毅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
主要还是来自营销成本的增加,包括包装、营销推广和其他的配套成本,也有很多品牌希望通过高价位,去做它的品牌塑造,把它的品牌拉起来,是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天价雪糕的背后:国货新消费品牌的“突围战”
一直以来,雪糕这个小单品,都是寡头垄断的市场。蒙牛、伊利、雀巢、和路雪等品牌在市占率上处于领跑地位。不过,近年来,随着新消费风潮的崛起,一些不容小觑的“独角兽”已经闯入了这个千亿赛道,并占据一席之地。
雪糕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小品类消费品,专注雪糕的品牌规模会非常受限,比如说,夏季是雪糕销售的旺季,但到了冬季,企业的运转就可能出问题。而大品牌之所以能够占据大的份额,主要是依靠牛奶这个强势、规模较大的品类,从而实现对雪糕市场的覆盖。但一个专注于雪糕的品牌想崛起,就不得不另辟蹊径,打一场“突围战”。
朱丹蓬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从引流或者媒体营销角度来说,已经不走传统媒体道路,他们只走小红书、抖音、快手,短视频类的这一块,他们也抛弃了传统大润发、沃尔玛这种,他们更倾向于7-11 罗森这种新兴的渠道。
此外,新消费品牌也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主打电商新零售,构建起天猫、盒马为主的新兴零售渠道。今年618开场前3个小时,钟薛高天猫旗舰店销售额破千万,拿下天猫生鲜大类目、冰淇淋类目第一。
凭借着“天价雪糕”的成功营销,钟薛高、中街1946和马迭尔三个品牌,进入了2021年最受欢迎雪糕品牌前五名。并且,在新消费品牌、新零售渠道的助力下,雪糕销售的季节性壁垒也开始被打破。
盒马(广州)保利店主管 何宇章
根据数据体现,65%以上的客户一年四季都会购买雪糕,雪糕不单单是夏季的消暑产品,也演变成一年四季日常的甜品小吃。
不仅只有新消费品牌,雪糕赛道跨界玩家也越来越多,酒企茅台、醋企恒顺、车企五菱等行业翘楚也纷纷加入进来。今年五月,推出了3款茅台雪糕,包括经典原味、香草以及青梅煮酒口味,价格都在129元一盒以上。
张毅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
不管原来是做食品行业的,还是做汽车,做酒等等其他行业,他们都在推出雪糕品牌,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唤醒年轻消费群体对老品牌的关注,从而达成在老品牌产品上的营销。如果幸运的话,雪糕本身也是一个产业,为企业的第二曲线产品发展,也营造了很好的机会。
张毅也指出,中低价位仍然是消费者的主流需求,支撑天价雪糕的市场空间并不大,现阶段,市场也需要给天价雪糕降降火,让天价雪糕像当初的“天价奶茶”一样,逐渐回归理性。
(责任编辑:热点)
-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11月21日晚,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2022年论坛年会“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上,就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发表演讲。该平行论 ...[详细]
-
德国《商报》当地时间9日刊发了对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的专访。在被问及美国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需要100亿欧元的政府补助以在德国马格德堡建立芯片厂有关问题时,林德纳强调,德国不能被勒索。林德纳说,英特尔是一 ...[详细]
-
一、2022年行情回顾2022年尿素价格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在需求旺季叠加地缘政治影响,价格重心持续上移,下半年宏观预期转弱以及需求进入空档期,煤炭等原料成本的下降也给尿素打开了下行空间。 ...[详细]
-
来源:券商中国得益于权益反弹行情助力,2023年以来“固收+”基金一改此前疲态,98%产品录得正收益,其中不乏收益率超10%的高弹性产品。券商中国记者获悉,“+”部分的权益资产收益是这类基金获取开年收 ...[详细]
-
王一博、孟美岐、吴宣仪…这些明星背后公司,再次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综艺节目IP创造商也有新动作
来源:全景网港股市场近期大幅反弹,市场环境的变化,让内娱明星公司港股上市再次摆上日程。乐华娱乐近日再次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建投国际及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此前9月2日,乐华娱乐发布公告称,原定于2022年 ...[详细]
-
美股隔晚续跌,投资者继续关注息率去向,另外企绩表现好坏差半,加上科技股整体表现仍欠佳,利淡投资气氛。最终道指下跌249点或0.73%,标普500指数及纳指则分别下跌0.88%及1.02%。至于港股方面 ...[详细]
-
■ 视点据报道,近日,一网友称参团来广西旅游时被强制购物,因没有达到消费标准,导游不给发房卡引发争执。据悉,该旅行团团费为398元,行程为7天6晚,从海南出发,游览点包括桂林、北海在内的三个城市,购物 ...[详细]
-
贝因美亏损又欠债,控股股东遭索赔3.16亿,昔日国产奶粉一哥靠抵押土地贷款
原本已经走出亏损困境的“国产奶粉第一股”002570.SZ)正在遭遇“倒春寒”。2月9日晚,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实际控制人谢宏及其关联方于近日收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执行通 ...[详细]
-
尽管英国政府首次向英国央行转移资金以弥补量化宽松计划的损失,并首次提供支持款项以帮助支付家庭能源账单,但10月份英国政府借款增长仍低于预期。根据周二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英国10月份的赤字为135亿英镑 ...[详细]
-
宁波银行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