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推动“个人碳账户”的林伯发展,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强采取多激励机制,推动政府、元化企业、激励机制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发展连接消费与生产,个人形成资源运用闭环。碳账 近年来,林伯“个人碳账户”受到的强采取多关注与日俱增。在党的元化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激励机制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发展“个人碳账户”与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和碳市场的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发展“个人碳账户”是碳账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伯有效方式。然而,“个人碳账户”刚刚起步,存在许多问题,如个人信息安全和平台的公信力、个人碳普惠的激励效果有限、打通数据等要素的互通性方面问题,对“个人碳账户”的发展和可持续性造成一定影响。 “个人碳账户”在数据归集中需要防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与滥用。尽管银行系统承诺使用国密算法对数据全程加密,电商平台也曾表示将不断加强信息安全源头治理,但各平台目前并未出台详细的数据源管理文件,消费者依然面临个人数据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且“个人碳账户”中涉及客户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绿色行为,碳减排平台的信息采集过程将会提高用户数据泄露风险。为增强平台公信力,保证用户信息安全,需要对商业平台收集个人信息时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出台针对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政策约束“个人碳账户”平台,保护“个人碳账户”的隐私。 同时,需要保障减排计算方式的合理性,核算减排量的第三方机构需要具有权威性,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碳账户核算,减排计算方式需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化。此外,需要坚持“个人碳账户”的自愿性原则,鼓励市民自主申请建立,杜绝强制性捆绑。因此,“个人碳账户”的建立还需政府制定科学规范的方法,提高用户覆盖面,建立统一有效的低碳行为计量方法与信息追溯渠道,明确主权归属,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大数据服务,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形成数据互通的全国性“个人碳账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个人碳账户”的建立无疑会极大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推动消费侧的绿色低碳转型。然而,“个人碳账户”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及面相对较窄,现有积分兑换政策对用户的吸引力不是很大,激励效果不够明显。由于个人碳普惠的激励效果有限,应进一步考虑激励的多样化问题,搭配国家相关政策共同推动,将目前地域化、单一平台的碳减排数据打通并联合起来,形成数据互通的全国性“个人碳账户”,逐步为个人碳减排与全国碳市场构建桥梁。 首先,需要增强用户兴趣度,以自愿为主逐步推广。利用多样化的奖励形式激励用户改变生活习惯,将减排意识贯穿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政府与市场的激励,鼓励用户自主参与“个人碳账户”的平台设计。完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参与热情,增强产品特色,加强低碳减排知识的普及。 此外,应当增大政府支持力度。现有“个人碳账户”平台大多出于公益性原则为用户低碳提供积分与兑换权益,但场景覆盖面不足、核算计量方式不统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个人碳账户”的发展还需要靠政府提供有效支撑。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加强“个人碳账户”的宣传与推广,拓宽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流入。 在可持续性方面,推进“个人碳账户”,需要构建政府导向型制度体系,同时加强市场参与。政府是“个人碳账户”的推行主体,可以在政策规章的顶层设计方面发挥作用,而以电商为代表的企业主体具备广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减碳场景设定经验,对用户偏好具备更深层面的了解。碳普惠下的“个人碳账户”涉及全民减排问题,在场景界定、用户数据收集与量化等方面,都需要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因此,推动“个人碳账户”的发展,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连接消费与生产,形成资源运用闭环。 多方面着手个人碳减排机制体系化建设 有分析认为,我国的个人碳减排机制尚需要进行体系化建设,从而更好地引导绿色消费生活。那么,个人碳减排机制体系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碳减排测算标准。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减排特性,综合考量居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性,以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为目标。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层面标准,同时涵盖商业平台的用户基础和社会认可的碳减排计算标准。在标准化方面,要做到尽量翔实、覆盖全面,具体到每个商品、每种出行方式的碳排放量,在碳减排核算中,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利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测量,同时保障客户隐私。 其次,可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个人碳账户”的建立需要互联网等社会平台的参与和支持,为用户参与减碳提供丰富的场景。在整合不同领域众多企业的碳减排核算、处理绿色积分消纳的过程中,将面临减排行为涉及面广、碳排放行为分散、数据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重复计算、用户信息的保密性等问题,为实现科学统计与精准测算,需要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 再次,尽快壮大用户规模。未来需要建立统一的“个人碳账户”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统一数据采集与核算标准,不断促进“个人碳账户”向全民时代迈进。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平台设计,将“个人碳账户”组织起来与减排企业进行交易,然后再将交易获得的收益返还给个人,从而将个人碳减排融入企业间的碳交易中。 最后,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个人碳账户”参与个体较多,产生了更高的市场建设成本,且个人碳交易设计的核算与监管及交易成本也相对较大。需要通过新技术降低个人减排成本,例如通过简化减排方法来降低交易成本,或是将较小的单个个体集合起来,用整体去交易,交易完再分散进行支付和激励。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海南:未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商品房公积金贷款保证金留存比例由5%调低至2%
- 阜丰集团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综合利润同比增长逾100%
- 中天策略:6月29日市场分析
-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楼市现翘尾行情
- 陈竞阗:关注来华外籍人士需求,提供高效的本地化救援保障服务
- 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获批启动 首批深股通ETF共30只
- 理想汽车宣布在纳斯达克发售最多20亿美元ADS
- 7成商票逾期出自地产 监管层发文整顿
- “开发商写申请,领导批一下,工程款就拨出去了”,20起烂尾楼背后,一批腐败问题曝光…
- 高景气赛道行情火爆,近百股翻倍,下一轮潜力股是谁?
- 莹岚集团发盈喜 预期年度业绩同比扭亏为盈至约60万港元
- 22天内77只信用债取消发行 超过一半是城投债
- 俞敏洪谈新东方直播文案:老师备课很正常
- 水利部:京杭大运河累计补水超8亿立方米
- 唐山“雷霆风暴”行动半个月时间已至,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 长安汽车朱华荣: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迈入大众普及阶段
- 俄乌冲突以来首次出访!普京选择了这个国家......
- 万科朱旭:公司未来分红率会稳定在35%-40%之间
- 回归25载,香港如何实现李家超提出的新目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