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为新型固态电池设计开启大门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据最新一期《焦耳》杂志,可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释了可充电锂电池“枝晶”的电锂电池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其穿过电解液的方法。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开启一种新型可充电锂电池的枝晶设计之门,这种电池比目前的难题版本更轻、更紧凑、破解更安全。为新 到目前为止,型固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的态电商业用途还很有限,其中一个原因是池设枝晶。枝晶可在锂表面堆积,计开渗透到固体电解液中,可充最终从一个电极交叉到另一个电极,电锂电池使电池短路。枝晶 麻省理工学院的难题早期研究发现,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来回穿梭,破解会导致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地在固体电解液中产生应力,它必须与夹在中间的两个电极保持完全接触。“为了沉积这种金属,就必须扩大体积,因为新的质量正在增加。因此,锂电池一侧的体积增加了。如果有哪怕是微小的缺陷存在,就将对这些缺陷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开裂。” 研究团队现在发现,这些压力会导致裂缝,从而形成枝晶。事实证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以正确的方向和适当的力量施加压力。 之前,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枝晶是由纯电化学过程而非是机械过程形成的,但该团队的实验表明,导致问题的是机械应力。 电池枝晶的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不透明材料的深处,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透明电解液制造薄电池的方法,可直接看到和记录整个过程。 该团队证明,他们只需施加和释放压力,就可直接控制枝晶的生长,使枝晶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对固体电解质施加机械应力并不能消除枝晶的形成,但它确实可以控制它们的生长方向。这意味着可以引导它们与两个电极保持平行,并防止它们穿过另一侧,从而变得无害。 另一种方法是在材料中“掺杂”嵌入原子,使其变形并处于永久的应力状态。实验表明,150到200兆帕斯卡的压力足以阻止枝晶穿过电解液。 此前,人们认为类似三明治的多层结构可防止枝晶结构生成。但新的实验证明,在垂直于电池极板方向上挤压材料实际上会加剧枝晶结构的形成。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沿着平面的压力,就像是从三明治侧面挤压一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环球度假区位列飞猪双11景区类第一,近六成消费者来自京外
-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一收跌0.2% 创两周新低
- 航标“诊疗”实现5G直播
- 卡塔尔考虑收购埃及多家公司25亿美元国有股权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失联
- 发行市场回暖 单日17只新基金首发
- Evercore:消费电子领域出现通缩 下调百思买评级至“与大盘持平”
- 医药这波反弹中,这只医药基大涨18%!
-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一图了解哪些行业企业受益
- 祖龙娱乐10月19日耗资15.54万港元回购6万股
- 谁会替代特拉斯?除印裔小伙外 民调和博彩结果竟都指向那个男人
- 疯狂降价促销,日系电动车有戏么?
-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显著增强
- 煤炭股神火股份火了!基金出手大举买入,易方达供给改革15个月持股数增2.3倍
- 爱心人寿拟增资3.2亿元,新股东新里程健康将带来哪些期许?
- 跑步进场!多只宽基ETF获资金大幅流入,基金也掀自购潮,中期配置性价比已现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 5000亿MLF等量平价续作
- 中国旺旺10月19日斥资846.2万港元回购164.7万股
- 外资机构高管热议A股企业GDR融资 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全面深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