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基金周志敏:成长叠加周期的新一轮半导体行情值得期待
2月1日晚8点到9点,创金长叠创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样的合信新年投资策略会”之权益行业专场举行,创金合信基金行业投资研究部的基金加周数位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分享新能源、周志科技(半导体、敏成信创等)、期的情值军工、新轮医药、半导金融地产、体行消费、得期待传媒、创金长叠大宗商品等行业的合信投资机会。创金合信科技成长基金经理周志敏就半导体行业的基金加周投资机会发表看法。互动环节,周志周志敏回答了财经KOL(关键意见领袖)关于信创板块投资机会的敏成问题。会议由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谢天卉主持。 谢天卉:半导体一直以来都具有比较强的周期属性,特别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景气度下行还没有结束,但我国要实现自主可控,所以国内半导体领域去年似乎表现得比较纠结。2023年,半导体行业能够走出底部吗? 周志敏:半导体过去几年的话题性很强,从2019年算起的四年时间,这一波A股市场的半导体板块教科书式的行情,几乎将所有的逻辑都演绎了一遍。 总结来说,A股半导体行业过去有三个主要逻辑,第一个逻辑是成长性。半导体作为上游元器件,其成长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下游和新需求,如5G、AI、smart ev(智能电动车)、光伏、风电等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上游半导体的需求,实现了量的增长;第二个逻辑是A股独有的进口替代逻辑,特别在半导体制造环节,晶圆厂、设备、材料等的国产化渗透率还比较低,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第三个逻辑是周期性,从全球半导体行业来看,其周期性较为明显,如果把成长的因素剥离,这种周期性主要来自于供需错配。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因为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对供应链的扰动,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供需错配,造成了芯片价格的暴涨暴跌,也带动相关板块股价的暴涨暴跌。 站在2023年初这个时间点来看这三条逻辑未来的变化。首先,成长的逻辑依然存在,下游新兴产业仍然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半导体也会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一起成长;其次,进口替代逻辑下,尽管在过去几年晶圆厂、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公司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国产化率上或还有几倍以上的成长空间,这条逻辑也依然存在;第三,周期逻辑来看,行业前期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之后,半导体产品的价格目前回落到了一个较低的位置,随着去库存的结束,行业供需有望再度达到平衡,甚至在未来可能出现逆转,因而对复苏行情也可以有所期待。 整体看,当前对半导体板块,不用过于悲观,可以乐观地展望新一轮的成长叠加周期的行情。 问:2022年下半年信创板块异军突起,信创行业当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2023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周志敏:信创的全称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俗点说,指IT基础设施国产化,或IT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数字经济虽然体量庞大,但总体是下游应用比较强,如互联网、手机、PC、服务器等。对于上游的核心硬件和软件,如CPU、G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则存在较大的海外依赖,这其中包含了大量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博弈,相关产业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海外“卡脖子”,这就是信创要解决的问题。 前几年信创产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做了一些试点工作,这些工作在2022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因此2022年信创相关产业处于青黄不接的时间点。通过前几年的试点,信创领域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打磨,政策面对于行业发展政策做了调整,相关政策也在去年陆续出台,这为2023年信创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往后看,相较于试点阶段,2023年信创行业的发展有两个变化,第一,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拓展到重点行业的信创,当下市场规模相较于试点阶段有了数倍的提升。第二,经过对产品的打磨,出现了一批更为成熟的产品,变得更加好用。也许某一天我们用的PC、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其中的核心CPU、GPU、通信芯片或者操作系统都可以实现国产化。 目前来看,信创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阶段,接下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相关行业有望从逻辑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和业绩驱动,这个阶段我们更加关注相关单位的招标、采购和订单落地情况,再往后,我们关注订单转化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情况。总体来讲,2023年是信创投资值得关注的节点,从逻辑逐步到数据、业绩,投资机会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韩国与新加坡签署首项数字通商协定《数字伙伴关系协定》,明年初将举办“第一次数字经济对话”
- 韩国调查:近5成韩国未婚女性不愿生育,经济负担重为主因
- 海默科技“易主”布局新能源:三大股东高价转让股份,新东家低价参与定增
- 非凡十年:多元渠道升级造就华帝强韧发展力
- 特斯拉股价创两年新低 马斯克今年财富缩水逾1000亿美元
- 浪莎回应郎朗吉娜“代言一日游”:合作不变,合同条款有变动
- 价格迎拐点,利好下游!大资金抢筹龙头,机构这样看光伏产业
- 机构:2022年日本手游玩家支出回落至147亿美元,接近2019年水平
- 年内916家A股公司回购股份 超七成为民企
- 程鹏亮:债券市场展望与银行理财的应对
- 商务部:不少外资企业已开始制定高层访华日程,积极推动重启相关项目
- 回归地球的特斯拉还有市梦率光环吗?
- 电产将投资7.1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厂
- 花旗:相比美股 更青睐低估值的欧股
- 王传福当选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现场神秘礼物曝光!
- 工商银行周冀平:缓解实体企业困难 建立化解风险资产的长效机制
- 滚滚天雷!董事长、实控人夫妇纷纷被立案,5.8万股民亏麻了
- 印度2022新车销量至少达425万辆,超越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三
- 陈东升赞丁雄军为茅台史上首位“科学+工程”双料掌门人
- 真事!名下突然多了个“银行卡”,里面还有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