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住建厅: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要避免一刀切
安徽新规明确对建筑工人实行柔性管理、安徽定期健康体检 清退超龄农民工避免一刀切 工人希望在更多行业和岗位能够实行类似政策 本报合肥6月23日电(记者陈华 唐姝)部分地区针对建筑业超龄农民工执行强制清退令,省住引发了社会上对这一群体何去何从的建厅建筑广泛关注。对此,行业安徽省住建厅下发通知,清退切明确提出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要避免一刀切。超龄今天,农民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工避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进行采访,部分农民工表示欢迎此政策的免刀同时,希望在更多行业更多岗位能够实行类似政策。安徽 在6月16日下发的省住这则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中,安徽省住建厅要求,建厅建筑各地要实行柔性用工管理,行业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清退切避免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一刀切,超龄并对超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 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是当地知名的农民工集散地,在等活的农民工中,五六十岁的并不少见。62岁的合肥长丰人袁师傅告诉记者,他从不挑活,保洁、室内装修、清理建筑垃圾等各种杂活,自己都干过。雇主更愿意挑选年轻的,“像我这样的年龄有活干就不错了”。 来自阜阳农村的李师傅今年刚满60岁。由于身份证上登记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几岁,早在两年前,他就被施工单位拒绝过。不仅如此,他在应聘保安岗位时也遇到了“卡年龄”的情况。 “他们担心年纪大容易突发疾病,但我每年都体检,身体好着哩!”李师傅觉得自己明明还能干得动,并不想那么早就回老家休息。另一方面,增加收入、为子女减轻负担也是摆在他眼前的现实压力。 超龄农民工逐步从工地退场也可能加剧建筑行业“用工难”。据安徽同济建设集团工会主席刘长丰介绍,建筑工人面临年龄断层,一方面,年轻人不愿意进入或留在建筑业;另一方面,部分工人因年龄较大无法再从事施工作业,企业正在流失大批已有劳动力。 如何避免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一刀切?刘长丰认为,应由政府牵头,针对建筑行业特点,根据工种划分用工年龄。如涉及登高作业、重体力劳动等工种,仍需要有严格的年龄界限;而对于建筑业内勤岗位、部分管理岗位等,年龄可适当放宽。 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敏表示,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允许为超龄人员单独缴纳工伤保险,建议施工单位能够单独缴纳的,应及时缴纳。工程建设项目应按照整个项目参加项目工伤险,先参保、后开工,可为项目上的所有人员提供保障。 “此外,应对超龄人员做好入职健康体检,工作中定期体检,安排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胡敏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惠民保持续掀热潮!超190款覆盖278个地级市近亿人,多地升级上线,这一问题引关注
- 亚马逊警告员工不要向 ChatGPT 分享机密,包括正在写的代码
- 对冲基金大变局:比Citadel登顶更让人震惊的,是“小虎队”的失败
- 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
- 果味电子烟变装回归,三无产品“奶茶杯”猖獗,化妆品代购转行做代理
- 韩国去年能源进口额创新高,激增逾40%至1908亿美元
- 新春献词|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兔年A股或更多表现为结构性牛市行情
- 携程飞猪发布春节出游数据:境内酒店预订量反超2019年同期
- 罗军:坚定不移走具有新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 兔年新春中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 乡见|哈尔滨:改善需求在观望,刚需仍是购房主力
- 人人人人人!多地出手,限流!冷冷冷冷冷,行李舱门被冻住
- 开发运作安全商业养老金融产品
- 英特尔持续缩减资本支出,俄勒冈州研发中心项目搁置
- 维达国际拟于6月8日派付末期息每股30港仙
- 港股开门红迎财神,首个交易日昂扬向上,或为A股带方向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兔年春节假期前四天,长线游同比增长超500% 境内酒店消费超2019年同期
- 躲过衰退阴霾?德国上修今年GDP预期,有望增长0.2%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破30亿,票房前三名均突破3亿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优化投资环境 扩大外商投资增量
- 物流保通保畅: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3.14%
- 10月24日浙江新增本土阳性2例
- 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 发改委等部门15条措施支持外资,A股、港股机场航运板块拉升
- 知乎-W10月24日耗资约17.07万美元回购约8.46万股
- 中富通拟收购成都良辰美:标的公司去年无营收今年却已上亿 平治信息去年曾0元转让其49%股权
- “牙茅”通策医疗三季报业绩下滑,净利润降18.47%,机构态度分歧, “医药女神”葛兰逆势加仓,什么原因?
- 多家航司恢复国际航线 10月入境机票搜索环比涨63%
- 为俄乌议题,马斯克和世界象棋大师互骂“白痴”,咋回事?
- 小摩多头:中国股市正值逢低买入的好时机 明年美股收益挑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