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车,盯上代工
醉翁之意不在酒。盯上代工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鄢子为 10月18日,富士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两款自主研发的康造电动车:MODEL B、MODEL V。盯上代工 至此,富士富士康汽车家族有了五名成员。康造 “体验鸿海自家打造的盯上代工电动车,已经是富士我每年最期待的生日活动之一。”72岁的康造创始人郭台铭,再次亮相会场。盯上代工 今天活动上,富士鸿海同时展示将于明年交付消费者的康造MODELC量产款,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盯上代工固态电池、富士半导体等关键零组件,康造秀出公司在电动车赛道的代工实力。 “我们过去造PC、造手机,未来我们要造EV(电动车),并坚守CDMS的初衷,不会改变。”鸿海现任董事长刘扬伟表示。 “富士康造车是提前打版,证明自己的制造实力,为新能源汽车代工订单做好准备。”一名汽车行业人士解释称。 老谋深算的代工巨头,胜算几何? 1 步步为营 这两年,富士康在汽车产业链上频繁落子。 自16年前收购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富士康逐步渗透进汽车产业链。据《21CBR》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至今,富士康至少与数十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合作。 比如投资3600万美元,与硕禾达成股权合作,共同开发电动车电池材料;与 Gogoro合作,做智慧电池交换系统;与Indika Energy成立合资企业,开发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及生产电动汽车。 得益于这些布局,富士康汽车零部件自研水平和自给率较高,做好了代工准备。 去年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放言,“公司要在2027年之前实现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供应配件”“自有车用关键IC量产”。 据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了解,富士康内部对直接下场造整车这件事,没有一致性意见。 他判断,富士康造车,最终还是会回到代工模式,直接造整车风险高,研发制造需要花钱,造出来了也不一定有用户买单。 富士康自己曾表态“不生产整车”,联合裕隆汽车推出MIH模块化纯电动平台,面向量产能力有限、有外包需求的车企提供代工服务。 对于代工业务,官方引入CDMS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托设计制造服务)商业模式的说法。 这次刘扬伟的表态,加上引入“CDMS”概念,富士康的意图更为清晰。 从搭建供应链系统、制造零部件,到频繁投资聚集行业资源,富士康有机会拿下更多代工订单。 “富士康拥有扎实的产业链基础、庞大的生产加工能力,在未来的智能汽车产业链里面,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原广汽蔚来首席执行官、智由新能源汽车公司创始人廖兵向《21CBR》分析道。 2 代工路线 富士康汽车,亟需一位大客户。 入局造车的苹果是否会选择“老搭档”,变数很大。苹果曾接触现代、日产、丰田等整车制造厂,也有可能独立制造。 国内新造车企业,是否会向富士康抛出橄榄枝? “蔚小理”三家在发展初期曾找过代工厂,比如蔚来找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找海马汽车代工,理想找力帆汽车代工。 近两年,三家新势力车企均已自建工厂。 一名汽车供应链人士向《21CBR》指出,“品牌车企不会把整车制造交由其它公司代工,没有工厂的新入局玩家,可能采取这种方式,贴牌生产。” “差劲的产能愿意合作,但造不出好车;能造出好车的厂商,不愿意接外包订单。”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提到尴尬的“代工悖论”。 这或许是富士康汽车的机会所在。 今年,在中低端市场,富士康拿到了几张代工订单。 2022年5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在美国俄亥俄州收购了一个厂房,10月,其与美国电动车公司INDIEV签署合作,协助代工制造原型车。 今年,富士康进攻东南亚市场,与泰国石油集团合资成立电动车公司Horizon Plus,为当地企业提供代工服务。 汽车零部件甚至整车代工制造路径,对于富士康来说,是一条“明路”。 “整车厂纷纷建设自有工厂,以前的代工方式现在受到了一些压制。我们无法确定的是,未来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到底是多品牌化,还是高度集中品牌化。“廖兵表示。 他认为,在汽车行业高度智能化到来之前,多品牌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些拥有先进制造经验的生产代工角色,可以承接更多品牌方订单进行私人订制化的加工,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廖兵解释。 3 挑战不少 造车是风口,热钱涌入,富士康借机转型。 “造车的利润再低也比造手机的高,新能源汽车未来60%—70%都是电子化的,这也符合富士康的发展需求。”汽车分析师郑谊告诉《21CBR》记者。 一位消费电子产业链人士向《21CBR》透露,据他测算,富士康代工制造手机模组的利润水平应该不超过10%,“一是苹果很强势,二是手机行业的盈利是靠量取胜。” 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鸿海实现总营收2.91兆新台币,同比增长8%,税后净利627.4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业绩增长,是靠云端网路产品和电脑终端产品带来的。 显而易见的是,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市场增量已触及天花板。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手机总销量1.34亿部,同比下降了16.9%。PC平板方面,全球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跌,同比下降 11%。 消费电子产业需求萎靡,汽车制造或代工,有可能成为富士康的新增长点。 在起步阶段,挑战很多。 洛克资本合伙人李音临向《21CBR》分析,“在整车制造方面,富士康的品牌力不行;走代工路线,因上游原材料价格昂贵,毛利率低。” 现阶段,上游矿产商和电池商拿走大部分利润,代工这门生意也没那么挣钱。为新能源车企代工的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亏损7.12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4.78亿元。 就富士康而言,更多的担忧指向其是否能成功转型。 “对一个大型加工企业来说,它的组织架构只有适应变化,突破自己,才有市场说服力。”廖兵评价道。 富士康为自己谋了条新路,能不能走通,还有待观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上周五经历杀猪盘,百心安今日暴涨近30%底部浮盈近1倍
- 妙可蓝多:第三季度净利润1164.72万元,同比降超六成
- 河南前三季度外贸超6200亿元 进出口增速快于全国
- 电视诞生近百年:做大屏、砍价格,却惨遭年轻人抛弃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华尔街力挺亚马逊:基本面稳健,看涨逻辑未变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 腾讯最大股东Naspers阶段性停止减持腾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 康龙化成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继续增收不增利
- 四季度北鼎还在清库存 小家电集体转战“抖快”新渠道
- 五菱汽车董事局主席袁智军:聚焦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造百姓喜爱的车
- 方正证券:维持网易-S推荐评级 “自研+投资”策略清晰
- “插座一哥”公牛集团闯入汽车圈 转型新能源卖起充电桩
- 新华保险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减少56.6%
- 日媒:顾客大减,日本书店“正在消失”
- 金融街论坛传递这些信号
- 梅德韦杰夫祝贺马斯克完成收购推特,还呼吁其退出“星链”在乌项目
- 光大期货1028热点追踪:铁矿持续下挫
- 印度:明年2月开始为首次载人航天进行飞行测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