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2022年净利超9亿创新高 进一步转型新能源车产业收入超21亿
炒股就看,华工权威,科技专业,年净及时,利超全面,亿创源车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新高新
来源:长江商报
深度绑定新能源,进步“中国激光第一股”(000988.SZ)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转型
2月28日晚间,产业超亿华工科技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收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1亿元,华工同比增长18.14%;归母净利润9.06亿元,科技同比增长19.07%,年净创下历史新高。利超另外,亿创源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值得关注的是,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装备国产化东风,公司在转型突破中,各核心业务从产品到客户进一步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聚焦。2022年,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产品收入已超过21亿元,产品利润超过5亿元,较2021年增长幅度超10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亮眼的年报业绩数据和行业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公司近期在二级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截至3月1日收盘,华工科技报21.02元/股,涨幅达5.52%,创近半年新高,总市值211.36亿元。
发力新能源业绩稳步增长
华工科技1999年成立于“中国光谷”腹地,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15年评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1亿元,同比增长18.14%,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9.07%,归母扣非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32.53%。
从营收构成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实现收入89.99亿元,占比74.92%,同比增长10.89%。传感器及感知材料制造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实现收入28.93亿元,占比24.09%,同比增长45.08%。
从具体业务来看,智能制造业务方面,公司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大力开拓市场,销售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2022年,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产品收入已超过21亿元,产品利润超过5亿元,较2021年增长幅度超100%。
联接业务方面,公司基于“光联接+无线联接”战略,着力实现业务全面向高端转型。其中数通中心业务领域,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助力数字时代全球算力需求,收入同比增长470%。另外,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联接产品技术路线逐渐明晰,将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全球光器件供应商排名跃升至第八位,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
感知业务方面,公司保持智能家居传感器领域全球行业领先地位,锚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布局“专精特新”战略产品。2022年,公司传感器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成为公司主导业务,销售贡献占比超过54%。其中,新品汽车压力传感器、车载多合一传感器导入头部汽车企业,并签订批量化订单,汽车系列传感器销售同比增幅超过32%。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领域,2022年华工科技聚焦锂电、光伏两大新兴产业,推出了光伏玻璃钻孔、无损激光划裂等一系列高端装备,并与多家全球消费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去年10月,华工科技还公告,全资子公司华工正源拟3亿元对外设立全资子公司武汉终端公司,发力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附件等,以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目前,公司的各核心业务正从产品到客户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聚焦。
研发费用超5亿增长近四成
近日,在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的实验室,一批PTC加热器刚刚完成了一组零下25℃的空冷实验。这是公司2018年看准时机募集资金投向产业园的研发、扩产项目。如今,这项研究结出累累硕果,平均每天约1万台PTC水加热产品从这里出发,发往各大汽车主机厂,占据国内市场70%的份额。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华工科技在PTC芯片、高低压隔离、绝缘及防漏电等方向突破技术壁垒,开发出1800V高压PTC芯片及800V平台加热器,支持电池快充水平提升4倍,已经走在了国外竞争对手前面。
2022年,在稳定家电传感器业务份额的前提下,公司新能源PTC热管理系统业务全面开花,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比增长260%,成为有能力与德日韩企业同台竞争的唯一中国品牌。公司毛利率水平从2021年的17.04%,提升到2022年的19.16%,经营现金流量也由上年的8640万元,提升到5.79亿元,增长近6倍。
公司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6.08亿元,较上年的4.51亿元增长35.02%,占比达5.07%。
从华工科技近5年的研发费用来看,几乎保持一年突破一个亿元台阶的稳步增长态势。2018—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9亿元、2.89亿元、3.31亿元、4.07亿元、5.66亿元。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13%,首次超过5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公司确定了近60项“专精特新”产品,形成了重点支持跟进的产品册,相关产品研发投入近2亿元。
另外,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极布局新产品、新赛道,全力拓宽发展空间。2022年实现申请专利370件,其中发明139件,申请软件著作权97项,发布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9项。公司获评2022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对于未来发展,华工科技表示,2023年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并运维好中央研究院,将其打造成华工科技的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及战略产品的研发落地。同时,坚持引进培养并举,引进行业内“专精特新”人才不少于100名,充实到研发一线队伍;通过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员工晋升与激励等措施,打造一批政治素质强、专业业务精的核心人才队伍,赋能公司积极发展。
(责任编辑:综合)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每经记者 李硕 每经编辑 孙磊 我国车市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近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不利影响,10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6.3万辆,同比增长7.2%,环比下降4.4%,2013年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据上海市政府网站,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本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政策问答,具体内容如下。2022年6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做好本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详细]
-
半导体接连上演砍单风暴。继驱动芯片、部分电源管理芯片与CIS影像传感器芯片市况反转后,微控制器MCU)开始出现报价雪崩潮。此外,台积电三大客户苹果、AMD、英伟达也在下调订单量。7月1日,台湾经济日报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除QDII基金之外,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绩排名已经揭晓。从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看,上半年度冠亚季军由万家基金黄海一人包揽。截至6月30日,上半年由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 ...[详细]
-
年内销售收入已破千亿,股价应声上涨近2%,抄底上车时机到了?
截至发稿,该股涨近2%,报1547.84元,成交额29.76亿元。11月22日,低开高走,截至发稿,该股涨近2%,报1547.84元,成交额29.76亿元。11月21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关于茅台酒经营 ...[详细]
-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资料图)海外网7月1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日答记者问。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记者会上称,“中国威胁台湾”。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坚决反对北约领导人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 ...[详细]
-
2016年从四川成都到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念硕士,原本以为毕业两三年后就会回到内地,却没想到在香港一呆就是六年。说起自己与香港的缘分,贾思桐十分感慨。香港是一座快节奏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与成都的慢生活 ...[详细]
-
据央视新闻,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7月1日答记者问。有记者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记者会上称,“中国威胁台湾”。对此有何评论?朱凤莲应询说,我们坚决反对北约领导人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台湾是 ...[详细]
-
交通运输部网站11月21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道路运输电子证照运行服务规范试行)》,具体内容如下。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系统运行服务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的应用服 ...[详细]
-
中新网南京7月1日电 徐珊珊)记者7月1日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江苏近日印发《进一步支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提升准入服务水平、助力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负担、加大服 ...[详细]